盘搜小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盘搜小说网www.pansou.me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户部交给赵云泽的地契,所对应的田地位置,在泾阳县城南方三十里处的一处村子。

很巧合的是,那村子的村名就叫赵家庄。这让赵云泽很是欢喜,自己这也算是在大唐找到根了吧,说不定,这赵家庄的人还跟自己同宗呢。

不过在后世,族谱这东西基本上都是缺失不全的。赵云泽对于他家的祖辈,最多知道往上数五代的姓名,再往前的,就不清楚了。所以,所谓的同宗,也只是赵云泽自我安慰的揣度。

赵家庄不大,只有四五十户。这个时代,朝廷对于乡村的治理,不像后世那样有着系统的行政概念。像赵家庄这样的村子,基本是属于村民自治,村中有威望的宿老,充当着村长的角色,维护着村中的一切秩序。

赵家村的“村长”,名叫赵守义,是个六十来岁的老人。

也许是庄户人常年劳作的关系,赵守义虽然年龄挺大了,胡子头发都已雪白,可身体却相当硬朗。

赵守义陪同谭庚和赵云泽,来到了野地里。

“赵校尉,这一片田地,就是陛下赐给你的永业田。”站在一处山坡上,谭庚手指山坡底下的一大片田地,对赵云泽说道。

赵云泽放眼望去,只见那片田地还算平整,而且,并不是荒废之地,而是有人耕种过。田地中此时已无庄稼,不过从遗漏的一些植物茎叶来看,这片田地应该种的是谷子。

“这是一百亩地吗?”赵云泽问道。

“不,这是一百二十亩地。”赵守义回答道。

“为何多出了二十亩?”赵云泽诧异道。

谭庚说道:“按照惯例,陛下赏赐的永业田,都应为上等田地。赵家庄的上等田地,都是有主之地,无主之地就只剩下这一片了,所以,酌情给赵校尉多分了二十亩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赵云泽点了点头。

赵守义这时问道:“郎君是要自己种这些地呢,还是租给别人种?”

赵云泽一笑,说道:“我自己是种不来的,不如就请您老人家代劳,把这片地租给庄中之人种吧。”

赵守义点了点头道:“这样最好。这片地,在前朝那会儿,是庄中一家望户的。后来咱这儿闹兵乱,那户人家就搬走了。到了本朝开国,重新对田地丈量造册,这片地就被列为了无主之地。不过我们这些庄户人家,总不能看着好好的一片地荒了,老朽我便做主,把这片地分给了庄中各家种着。赵郎君既然要租出去,那就还按以前的样子,各家还种原先的地就行。”

“一切但凭您老人家做主就是。”赵云泽一推六二五,当起了甩手掌柜。

“不知这租子怎么算?”赵守义又问赵云泽。

“这个……”赵云泽望向谭庚。

谭庚会意,连忙说道:“按照朝廷的惯例,官员的职分田,依品授地,计田出租,朝廷都是按每亩六升粟米的租率给付官员。不过这些田地不同于职分田,这是赵校尉的私产,该收多少租子,还要赵校尉自己定。”

所谓的职分田,是唐朝官员俸禄的一种。按照官员品级,授职分田亩数不等,职分田最多的一品官,为十二顷;职分田最少的九品官,为两顷零五十亩。(古代的一顷地是一百亩,这不同于后世的一公顷是十五亩。)

但是职分田并不是真正划归给官员实地的,而是朝廷按照职分田的多少,发给官员相应数量的粟米。谭庚说的“依品授地,计田出租”,就是此事。

赵云泽听了谭庚的话,想都没想就说道:“那就按每亩五升的租子吧。”

“这……是不是少了点。”赵守义有些意外道。

赵云泽一摆手,说道:“只要村民们不嫌多就行。”

“五升一点都不多,我们这里租地种,也都是按一亩六升租子的。”赵守义说道。

“那就这么定了。”赵云泽拍板道。

其实,他心中对于五升粟米到底是多少,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概念。他只是在硬充大方罢了。他可不想当被佃户背后痛骂的无良地主。

“那来年,老朽就按每亩五升粟米的定议,替郎君收取租子了。”赵守义说道。

“有劳您老人家了,某也绝不会让您老人家白受累,定有重谢!”赵云泽朝赵守义一拱手说道。

赵守义憨厚的一笑,道:“什么谢不谢的,郎君把地给村中庄户种,还少收了一升租子,应该我们谢你才是。再说,天下同姓是一家,郎君也姓赵,那与庄中就是一家人。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老朽就是动动嘴的事,郎君不必客气。”

忽然想起一事,赵云泽又问赵守义:“你们为何只种谷子不种麦子?”

据赵云泽所知,麦子应该很早就已经在中国种植了。

野史中有个典故,春秋时的晋景公,曾经向一位算卦先生问自己的寿限,算卦先生说:“大王吃不上明年的麦子。”晋景公大怒,就把算卦先生关进了牢里。等到了来年麦子入仓后,晋景公命人煮了一碗麦子粥,然后把那名算卦先生放了出来。当着算卦先生的面,晋景公端起麦子粥说:“你不是说寡人吃不上今年的麦子吗,寡人这就吃给你看。”

可就在这时,晋景公忽然感到肚子不舒服,便放下碗去了茅厕。这一去,晋景公就再没回来,原来他掉到粪坑里淹死了,果然没有吃上新麦子。晋景公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粪坑中的君王。

至于晋景公死前有没吃上新麦子,此事已不可考。但是,从野史中的这个典故来看,春秋时中国就已经广泛种植麦子了。

可是赵云泽现在见到的情况是,不光赵家庄的田地里不种麦子,他从长安一路行来,见到的田地中也多数种的是谷子。

按说,麦子的产量比谷子要多,后世的麦子,一亩地能产到一千多斤,而谷子却只有四五百斤的亩产量。那还是经过改良的品种,再加上后世先进的种植技术下的成果。

唐朝时就算麦子的产量达不到后世的水平,可想来应该也比谷子要多。而且,关中地区的气候和土地品质,也是适合种麦子的,为什么这些百姓却只种谷子呢?

听了赵云泽的话,赵守义叹口气道:“不是我们不愿种麦子,而是麦子太娇气,咱这儿的地伺候不起呀。”

谭庚这时也说道:“赵老说的不错,麦子太不抗旱,泾阳县虽然有渭水、泾水等河流,但地形高矮不平,像赵家庄这样的村子,处于高处,没法引水灌溉,所以百姓也就不能种麦子了。”

赵云泽一听,心下也有些遗憾。看来,要想种麦子,首先就得解决水利问题。

一想到水利,赵云泽忽然心头一震,好像有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跳了出来。可真仔细去想,却又一无所得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美人心计小说

美人心计小说

辛酸菜
“李凌李凌,章丘孬熊。”羸弱不堪的小孩儿受尽欺压,终于崛起:“天惹李凌,日月不明;”“地惹李凌,草木不生;”“人惹李凌,九死一生。”
历史 连载 20万字
9277影视免费高清观看

9277影视免费高清观看

藤洛
  拥有神奇系统,不能高枕无忧。  田要慢慢种,兵要慢慢养。历朝历代文武大能,汇聚汉末乱世。人尽其才,颇费思量。  但是,只要坚持不懈,粮食会有的,兵马会有的,地盘会有的,女人会有的……  天下,也会有的!  创世中文网完本作品:《组团游三国》(免费)  无限召唤QQ群号:203299925  
历史 连载 0万字
大清隐龙内

大清隐龙内

心净
西历1864年,清同治三年,肖乐天来了,带着改变中华国运的理想来到了这个沉重的时代。 遥远的美利坚合众国,刚刚打完南北战争的您不需要我手上的订单吗?欧洲复兴的日耳曼民族,在普法战争中,您不想来点中国的战争借款吗? 甚至还有亲爱的小日本,明治维新的过程一定很痛苦吧,用不用我来加把盐呢? 至于大清王朝?哈哈,您还是求上帝来保佑你吧! 这就是肖乐天来到的世界,一个腹黑小白领和一个阴影王朝的崛起之路。
历史 连载 3万字
骚主妇集中营

骚主妇集中营

气质阿鑫
这是一个陪衬、酱油、绿叶,反抗的故事。
历史 连载 0万字
御手洗家的故事

御手洗家的故事

落花生知乎者
烽火燃天地,一身屠万里。新时代的中国,在一个个钢铁军人的守护下,成长为一个世界强国。 当辛平高喊着, “中国万岁”的时候,其他国家都在瑟瑟发抖。
历史 连载 1万字
南洋之霸主

南洋之霸主

灯光的影子
“报告总司令,寇国渔船进入我们海域捕鱼!”“玛德!这些小问题还用报告?直接开战舰撞沉就是!”“报告总司令,荷兰鬼子又开始煽动土著残害华人。”嘭!的一声,孙浩气的一手拍在办公桌上,然后厉声说道:“一个月之内,我不想看到南洋还有一个荷兰人的身影,包括....”“报告总司令,米国又开始排华了!”“什么?”孙浩猛地站起来,然后下令道:“南洋舰队,太平洋舰队给我马上出击,我不想看到米国任何舰船在海上游荡!
历史 连载 16万字